9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jiān)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fā)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QFII、RQFII辦法》),中國證監(jiān)會同步發(fā)布配套規(guī)則《關于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guī)定》。
《QFII、RQFII辦法》及配套規(guī)則修訂內容主要涉及降低準入門檻、便利投資運作以及穩(wěn)步有序擴大投資范圍。外媒認為,這是中國進一步放寬外資進入其資本市場的準入條件,擴大了外資機構投資的范圍。
中國國內金融市場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路透社25日援引瑞銀集團中國全球市場主管的觀點稱,《QFII、RQFII辦法》及配套規(guī)則修訂“將從根本上緩解尋求在華投資的外國投資機構面臨的主要瓶頸”,可能激發(fā)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興趣。
同一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供應機構富時羅素公司宣布,中國國債將從2021年10月起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這是繼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指數后,第三次被納入全球主要債券指數供應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這充分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fā)展、金融持續(xù)擴大開放的信心。
貝萊德投資集團亞太區(qū)首席投資策略師本·鮑威爾認為,這是“中國國內金融市場國際化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偛课挥谥袊愀鄣哪戏綎|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表示,中國國債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將“進一步提高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參與度”。
美媒:全球主要投資機構一直關注中國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24日報道稱,雖然新冠疫情對亞洲經濟造成沖擊,但全球投資者正加大對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投資。英國貝利-吉福德公司近日宣布,將通過擴大其在上海的辦事處,增加在華投資。
貝利-吉福德中國區(qū)負責人艾米·王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相信中國的商業(yè)模式和極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推動全球的發(fā)展,“我們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CNBC報道稱,長期以來,貝利-吉福德等全球主要投資機構一直關注著中國。胡潤研究院8月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獨角獸初創(chuàng)企業(yè)。同月公布的《財富》全球500強排行榜也顯示,將總部設立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全球500強公司數目首次超過美國,分別為124家和121家。